2024 年度混音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两款插件:Metric Halo 家的 MIX Head 和 MBSI

叮咚音频黑五来袭:今年软件最划算的折扣,错过再等一年!

续写传奇性能:Sennheiser MD 421 Kompakt 紧凑版全能麦克风评测

Alctron MP73EQV2 麦克风放大器 / 通道条评测:重现 Neve1073 的传奇声音

Ample Sound 发布「鼓-风雷」音源

改善声音过薄的 5 个混音小贴士

Dark$ide 添加于 2018-11-14 ·

分享到微信

暂无评论

作者:Matthew Weiss

编译:Hotwill


© Pro Audio Files

没有什么比丰富的声场更让人感到满意的了,所有的元素都清晰可见,能够在两个音箱之间明确的表达表演者的位置。相反的,过薄的声音和空洞感则会让人感到绝望。

声音太薄可能是多个原因造成的,因此解决方案也有很多种。

1. 专注于平衡

声音太薄, 一方面就不会是浑浊的状况,因为声音过于混种往往都是由声音叠加过度造成的,而声音太薄一般是比例不对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做法就是在歌曲编排当中解决 - 尤其是中频。由于中频的声音元素太多,包括钢琴、吉他、中提琴、人声和军鼓等等,所以我们在做混音的时候很容易就拿掉了过多的声音元素,这么做其实会造成头重身体轻的感觉。

如果一定要在清晰度和饱满度上做出选择,那么笔者倾向于后者 —— 如果不能在 mix 当中清楚地抓出每个乐器,那么笔者个人更倾向于让作品更加饱满丰富,而不是清晰透薄。

当然最理想的状态还是两者都能兼顾,在饱满和清晰度之间寻群平衡,这可以通过每个声音元素的 EQ 和动态处理来实现,但有时候在编曲当中解决是最快的。

2. 控制你的中低频

至于会产生浑浊的声音元素,中低频物件尤其明显,频率范围在 200 Hz - 1 kHz 之间。很多基本音调、声场泛音等元素都会在这段频率范围中徘徊,并且会很快就让声音很浑浊。

但有时候会造成中低频出现问题的原因,往往是我们没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多的中低频。我们往往把这部分频段留给 Bass,而这个频段其实是能够给一首作品力量和光泽的部分。

很重要的一点是,音乐的核心就是中频的律动。在中低频的塑造上,笔者认为应该是保留越多越好,而不是尽可能的切掉,更重要的是有时候需要同时进行衰减和增益。

假设我们需要在 600Hz 增加一些空间,但有时候也需要 400Hz 的频段来让声音更加完整,所以对 400Hz 进行提升以及对 600 Hz进行衰减也是 OK 的。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最好是在用不同的 EQ 来进行衰减和增益,否则在一个 EQ 里面进行过于复杂的曲线容易影响真实的声反馈。

3. 混响和延迟

有的时候,作品的乐器本身就是不够饱满,难以为 Mix 提供应有的声音深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有一些工具来使用,比如混响和延迟,这些效果器一般使用来增加空间和深度,但其实我们在添加混响的时候,也产生了新的声音,而且这些声音是能够有节奏和音色的声音元素。如果我们想的更深入一点,我们不仅可以用这些工具来构建声场,而且还可以对过薄的声音进行很好的补充。

4. 失真/饱和

有时候,我们就是得到了一些很薄的声音,也许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录的很好。造成声音过薄的原因,除了缺少中低频,也可能是细节的缺失,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使用了便宜的麦克风和功放,或是房间声场自然造成了一种 Comb 滤波的效果。

从根本上来说,造成声音过薄的原因,就是缺少了某些频段,或者某些频段表达不清晰。很不幸的,这其实是无法弥补的。而失真和饱和效果则可以用增加泛音的方式来弥补一些频段的缺失,但这也会带来更多的润色,所以比例很重要。

Doublers 和移调其实也可以用来弥补一部分确实频段,但值得注意的是 Doublers 其实会产生 comb filtering。在修复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好先把音频变成 mono,然后在输出为立体声。

5. 使用压缩

压缩器本身并不会改变声音的厚度,但它可以让声音的 Sustain 更长,让声音内容更长。如此一来,压缩器就可以用来加厚音色或是整个作品的身体部分。

对于笔者来说,“修复” 声音过薄的问题其实就是在做加法。小心的使用压缩器确实可以让声音更加紧致,增加厚度。唯一的缺点就是,在通过压缩器处理过后,你不可能拥有一个通透且充满厚度的声音。就像其他部分的混音处理,使用压缩其实就是一种取舍。

最后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得到正确的声源,不然我们也不会阅读这篇文章了。如果你得到的声源并不完美,你可以尝试使用以上几个技巧来完善你的混音。


本文出自《midifan月刊》2018年10月第151期


可下载 Midifan for iOS 应用在手机或平板上阅读(直接在App Store里搜索Midifan即可找到,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直接下载),在 iPad 或 iPhone 上下载并阅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