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度混音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两款插件:Metric Halo 家的 MIX Head 和 MBSI

叮咚音频黑五来袭:今年软件最划算的折扣,错过再等一年!

续写传奇性能:Sennheiser MD 421 Kompakt 紧凑版全能麦克风评测

Alctron MP73EQV2 麦克风放大器 / 通道条评测:重现 Neve1073 的传奇声音

Ample Sound 发布「鼓-风雷」音源

如果你不是母带工程师,一定留意这十个小技巧

Leones 添加于 2018-03-04 ·

分享到微信

暂无评论

也许你是一名创作歌手,有一首已经做完混音的歌曲希望尽快发布。或者你是一名用快速拼接素材来制作EDM舞曲的音乐制作人,你不想为每首新歌都花钱去做母带。或者你是一名混音工程师,希望能给客户一个听起来还不错的“伪母带”。也许你和曾经的我一样,手里有一些母带处理工具,看过一些教程和相关书籍,也和朋友们对母带处理的话题进行过一些讨论。下面是我多年来收集的窍门和技巧,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些秘诀来搞定自己的母带,请继续阅读,在接下来的讲述中你会发现一些有用的东西。


一、考虑你的最终目的地 

在进行母带处理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一下你的歌曲最终会发布在哪里,特别是近年来,如 Spotify、YouTube、Tidal和Apple Music提供的音乐服务,他们都已经接受并采用了不同程度的响度标准化。这意味着,如果你发布了一个比流媒体服务响度指标更高的母带作品,他们的服务器会降低你的歌曲音量以匹配他们的播放器。如果你正在做一首商业歌曲,那未来一定会发表在流媒体上 ,所以你要尽量利用这个优势:流媒体服务倾向于响度在-12 ~ -16 LU之间(具体取决于各家采用的响度标准),这可以让你有更多的空间去创造有呼吸感的、好听悦耳的母带。 

你可以通过像iZotope Insight这样的插件来查看响度表,通过观察瞬时与综合响度读数来了解你的母带响度是否大致正确。不过也有不合群的SoundCloud和Beatport,他们都没有响度标准,相比其他音乐服务提供的音质也更低。所以在这发表作品你可能需要让你的母带更具有侵略性,因为他们不会限制你提交作品的响度。 



二、确保参考曲目的风格类型足够匹配 

接下来是要找到和你将要进行母带处理的歌曲的风格、速度、编曲类似的曲目。最好你的音乐收藏夹里就有,这能节省很多时间和币子。如果你之前做过混音,那可能已经有一些现成的参考文献和经验。但你的确需要一个参考曲目,因为你的母带需要在商业平台上竞争。虽然二者不必完美匹配,但也必须大致相近。他们的总体电平,频率内容和动态表现必须很切合。试想一下“他们会在同一个播放列表上吗?” 

尽量尝试获取参考曲目的无损文件,如WAV格式。较低音质的文件类型,如AAC、MP3,它只会给你一首歌曲的大貌,可一旦仔细去听,你就会注意到有损编码器对歌曲质量的损耗,拿这样的低质量音乐做匹配,很难得到好的结果,除非它是唯一的选择,否则尽量避免。 

三、给自己弄一块表头 

有些人刻意避开使用仪表,但对你来说这却是母带处理的必备工具,你需要用它对你的操作选择进行客观检查。 

响度计量表:以LU(响度单位)来显示响度信息,它可以测量你的音轨上的短期(瞬时)电平以及综合(平均)电平。通常综合响度用于确保符合广播标准,不过也同样适合现场检查音乐曲目的整体响度水平。瞬时响度则对于检查混音中音量最大与最小部分之间的动态范围非常有用。 

频谱分析仪:它能显示你的混音的频率内容,并能辨识出你需要在什么位置增加点低频,或者衰减过于突出的中频等等。它对你的耳朵是一个很好的客观检验,并能帮助你找到导致频率空间模糊不清的线索。 

相位关联器:这个工具可以让你很好地去感受你的母带是否和你的参考曲目听起来一样宽阔,或者正相反,如果它显示进入了危险区域,这可能是你在进行扩展处理时有些过度。
我个人还倾向于用单声道频繁地检查母带,聆听是否有重要的元素丢失。如果有,这就是一处有问题的线索,把它找出来并进行修正。 

响度历史图表:如果你有一个能够跟随时间来呈现响度的图形视图(例如下图所示),你就可以得到一个极其有用的动态范围的数值读数。 

幸运的是,iZotope制作了一个能处理所有这些计量的集成系统,并能在一个可灵活定制的界面中启动、切换。当然,我说的是Insight,我在每个混音和母带处理中都会使用。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插件。 

带实时标签和指示器的响度历史记录

四、最初限制你的三个工具 ,尝试进行反向工作 

为达成目标,从一开始就要用到三个工具:均衡器、压缩器和放在最末端的峰值限制器。没错!这可能是你所需要的全部。把EQ挂在压缩器之前还是之后这样的老问题!——我个人倾向于把EQ放在最前。可这也限制了你, 别被这些小事情搞得很麻烦。 

讲真!这里我还要劝你,不要过于依赖像 Ozone中的Master Assistant(母带助理),它也不是一个能真的自动搞定立体声宽度和频谱整形的工具,它只是个辅助。 其实单用这三个工具完全可以玩出很多具有想象力的伎俩。比如想调整立体声宽度: 你可以用任何带中间/两侧功能的均衡器帮助你扩展或缩小宽度。仅仅在两侧提高频率你就能听到声场变宽,或用宽Q值来进一步加强。需要注意的是,你可能很容易改变混音思路,但一个多频段立体声宽度插件和一个带M / S(中间/两侧)功能的均衡器所得到的效果并不像你想象中的差距那么大。 

尝试反向工作,这意味着你首先要尝试达到所需的电平,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动态整形,之后再实施均衡调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毕竟,许多教程都持相反观点,通常首先提倡EQ调整,然后进行压缩,最后再挂上限制器。 

我曾经也是这样工作的。我还经常拿出被压得很扁的母带去交差。此外,我还发现当我在最后提升整体电平时,之前所做过的频率整形和动态调整都没有得到有效保证,我发现我在比较安静的电平上做出的调整听起来变得太明显了,或者限制处理严重地影响了音质和音色,这毁灭了我之前所有的宝贵工作。但当我颠倒了操作顺序时,一切都改变了。处理过程变得更快,处理结果听起来也更自然,以至于有人开始偶尔找我做母带了。 

是的,在像那样操作的最后阶段,你的确会沉醉于那个让歌曲更响亮的激动时刻,但那只是一种廉价的兴奋。其实在早期,你就应该能感受到一首歌所具备的响度潜力 - 相信我,每一首歌都有。这会彻底影响你的选择,它为你提供了更多空间,让你能在内部执行更多的操作和组织构建工作。 

也许你会问,难道不会立即带来信号失真吗?没错,你可能会注意到这时是有些失真。但你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压缩器和均衡器)来避免这些失真。这与修正音色一起成为你工作的关键。 

再说到压缩,你将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使用压缩:控制素材的动态或染色。有关如何实现前者的提示,我在之前的另一篇文章中讲到过。这两种压缩方式都可以帮你在实施限制之前就搞定失真,解决动态范围的问题,而限制器就不需要再努力工作。 

再来说说EQ:由于你大概有一些关于如何混音的知识,你的混音听起来可能已经很好了。现在你的工作不是让它听起来更好,而是让你的混音能够闪耀在各种聆听环境和平台上。通常情况下,通过非常细微的调整来做到这一点 – 如鼻音较重可在800Hz左右降低1dB,如果感觉整体有些昏暗,则在8kHz处搭一个+1dB的搁架式滤波器,等等。  

五、监听时,将你的母带与混音进行音量匹配 

像Ozone 8这样的套装插件可以让你轻松做到这点,但如果你要自己动手搞,请尝试以下操作: 

把未处理的混音副本放在一条专门的音轨上。将该音轨和你正在处理的母带音轨发送到同一辅助通道,然后在这条辅助轨上加一块响度表头。之后在这个响度范围内调教你的母带。 

现在,当你循环播放歌曲中最响的部分时,请注意未经处理的那个混音的响度读数,然后切换到母带音轨,将音量下调,直到与未经处理的混音轨读数相同。(请注意,我说的电平匹配是用母带去和你的混音匹配,而不是相反,如果那样的话,你的混音会产生数字削波且能听到令人厌烦的失真。) 

你不仅可以使用压缩器来防止峰值限制器的处理过于强硬,你还能使用均衡器来衰减导致限制器强行压制产生的特殊失真。你可以通过实施以下建议来做到这一点。 

当你对比聆听这两条音轨音量时,查看你之前所做的调整是否有所改善,或者情况变得更糟。这可能不是从审美角度来审视EQ的最佳时刻,但你肯定会听出动态范围的差异:如果某些地方听起来太压抑,它自然会跳出来,你可以减轻压缩,或者布置一个基于均衡来触发的限制器(例如,如果底鼓触发的限制器太重,则在100Hz左右的地方做衰减)。一旦你满意了,则进入下一步 

六、用参考曲目来调教你的母带音量 

如果你用过Ozone 8,和以前一样,将参考曲目导入Ozone 8, 然后将你的母带音量去和导入的参考曲目的音量进行匹配。当你在参考曲目和母带之间切换时,你还可以对下步如何调整EQ做出判断。 感觉到参考曲目比你的母带听起来更明亮吗? 那就尝试用一个轻微的搁架式滤波器去匹配那种明亮的感觉。再听下你的母带的中低频段有够清晰吗? 尝试在中频段内用一个凹曲线让声音变得清晰起来。 再检查一下压缩情况:你的母带是否比参考曲目听起来更扁平?那就该降低压缩量,或者减小限制器的阈值。 

七、转换才是关键 

一个混音工程师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把各音轨最终混合好。而母带工程师的工作有一处关键不同,那就是要使母带必须再多种不同环境下都听起来不错。因此,你必须确保你的母带能够适应在不同的地点播放。 

作为新手,你能做到这一点吗?你能任意调遣各种监听环境吗?这的确很难。但你可以想尽各种办法去确保监听的可靠性,通过演播室耳机、电脑扬声器、笔记本电脑扬声器、收音机、你的汽车音响、最好的消费级耳机以及最差劲的耳塞,甚至还又可能会购买一对特别糟糕的扬声器以确保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声音也能得到保证。严肃地说! 这是一条漫漫长路且很耗精力。 

一般来说,还是以平均值为准,寻找普遍的可接受性:如果你在消费级耳机上监听发现一直都很刺耳,那么你需要把高频段处理的平淡柔和一些。如果你的中频在所有小型扬声器上都显得能量不足,则需要适当提升中频来作补充,诸如此类。 

八、始终保持监视状态 

对于你的主干设置,拥有固定的监听电平尤为重要,因为在不同音量下聆听可能会导致不一样的选择。你可能在音量较小的时候会提升低频,然后再开大音量,判断是否有嗡嗡声,之后又在频率更高得地方作小心地提升,你没法把所有的操作都放在首位! 

你的监听音量应该处于很舒适的响度水平,它大到能足以听清楚低频和高频效果,但也不会大到令你的耳朵感到疲倦。一些工程师更喜欢把响度定在80-83 dB SPL(声压级)。无论你选择什么,固定的监听电平都将帮助你做出客观决策,因为它将成为你工作室中不变的、稳定的参考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开始知道,如果一个母带在这个电平下听起来不错,那它转换到别的系统或音量上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大约为12 dB的近场监听音量,以便你在更安静的状态下聆听母带,然后作出一些有用判断。偶尔切换到这个位置听一下,然后再切回来。你可以使用任何简单的增益插件在DAW中进行设置,这非常有用。当你来回切换时,别忘了把另一个关闭。 

九、梳理并重复 

一般来说,母带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很高。 这是有道理的:快速工作可以帮助你保持客观,快速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地重复执行这些步骤,并在短时间内快速更改。 

它可能像这样:我已经对混音基本满意了,但是母带的中低频感觉有点厚。 所以我调整了EQ。 然后我在参考曲目音轨上检查它,直到它们已经很接近。 之后我继续检查母带与我的未处理过的混音,这时我注意到下潜得中低频对压缩机有不利影响。 那在这里,或许我该调整压缩器的阈值,或者我改变了它的侧链滤波器,以便调整不同的频率来触发压缩。然后让它一直持续到我走开,十分钟后回来,若对结果仍感到满意,这就算成了。 

十、输出和抖动 

一旦你把母带搞成你想要的样子,就该渲染并导出文件了。这里有一些因素需要考虑,并且再次取决于你的最终目的。对于CD和大多数在线整合媒体,通常采用44.1 kHz / 16位的WAV音频文件。你可能还想对母带应用抖动处理,对于这个操作我个人倾向于以原始采样率和量化精度输出文件,然后再进行采样率转换,并添加抖动。这可以让我更自由,日后用一些出色的SRC(采样率转换)工具也很方便,如像在iZotope RX这样的独立程序中再进行各种转换、抖动、编码等。 

总结 

最后,你可能会注意到,在这篇文章里,我并未涉及到立体声宽度处理,多频段压缩,扩展或者介绍其他新工具。是的,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掌握音频技术提供另一个有用的视角。

文章出处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