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度混音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两款插件:Metric Halo 家的 MIX Head 和 MBSI

叮咚音频黑五来袭:今年软件最划算的折扣,错过再等一年!

续写传奇性能:Sennheiser MD 421 Kompakt 紧凑版全能麦克风评测

Alctron MP73EQV2 麦克风放大器 / 通道条评测:重现 Neve1073 的传奇声音

Ample Sound 发布「鼓-风雷」音源

iOS 设备专用 MIDI 接口 iRig MIDI 上手评测

musiXboy 添加于 2011-12-04 ·

分享到微信

共有 4 条评论

iPad/iPhone/iPod touch上的音乐应用和控制器应用已经呈现势如破竹的井喷之景,这也吸引了大批非专业音乐人来使用iOS设备自娱自乐一把。我之前跟一些终极“果粉”聊天时候,听到过一句最让我伤心的话:

“每次买了新Mac,我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把GarageBand给删了,丫的太占地方了!”──然后众人表示赞同。

iOS设备的出现真的让更多人开始尝试以前看似高不可攀的音乐制作(或称为音乐娱乐?),所以现在出现了无数专业的音乐制作和音乐控制应用,随着iOS设备拥有更强大的处理器和更多的内存,以及更开放的理念,我也相信未来不管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音乐人,都会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iOS这个平台。

除了软件层面,在硬件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专用的配件。从早期纯为了提高iPod输出声音音质的DA转换器加功放,到后来专为iOS设计的音频接口,iOS设备已经成为了音乐制作的中心。我之前评测过的Alesis iO Dock就是其中的先行者,它除了内置音频接口,也内置有MIDI接口。但如果你只是需要MIDI接口的话,其实不需要买一个那么大个配件,这就引出了本文的主角:IK Multimedia的iRig MIDI(如图1、2)。


图1:iRig MIDI + iPhone 4S


图2:iRig MIDI + iPad 2

iOS的MIDI发展史:

iOS自打诞生(那时候还叫做iPhone OS)以来就是完全基于Mac OS X系统的,只不过Apple最初砍掉了很多内容,之后再慢慢根据移动设备的需求加入优化过的内容。CoreAudio应该是最初就存在于iOS里的,但它只能处理音频。后来Line 6想了个办法,就是自己来开发一套类似CoreMIDI的SDK,以及可识别这套SDK的硬件MIDI接口,这就是第一代的MIDI Mobilizer,当初我也买了一枚。Mobilizer的问题是,音乐软件的开发者必须利用Line 6的这套SDK修改自己的应用,这样才可被MIDI Mobilizer识别。尽管当初Mobilizer也确实获得了不少音乐应用的支持,但随着iOS 4.2的到来,时代变了,CoreMIDI被加入了iOS系统里,任何应用只要按照CoreMIDI的规范去写,即可让任何通用的MIDI外设跟iOS设备协同工作,这一下子就丰富了iOS设备在音乐上的可用性(话说从iOS 4.2开始等于Mobilizer第一代直接被废了,后来Line 6也开发了类似iRig MIDI这样的第二代MIDI Mobilizer,可以识别CoreMIDI)。

iOS里的CoreMIDI支持双向的MIDI传输,就是说你可以实现:

  • 让iOS设备产生MIDI信息,传输出来:这就是控制器类的应用。通过iOS的多指触摸界面,对你电脑上运行的DAW进行控制、演奏你的硬件合成器、演奏你电脑里运行着的软件合成器或鼓机。
  • 让MIDI控制器或键盘产生MIDI信息,传输到iOS设备里去:这就是音乐演奏类应用。通过MIDI键盘、MIDI控制器、MIDI打击垫来生成MIDI信息,去演奏iOS设备里运行着的合成器。

你可以把iPad或iPhone想象成是你的桌面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为什么不呢?这玩意儿其实就是电脑啊),而将iRig MIDI想象成传统的MIDI接口(为什么不呢?它就是MIDI接口啊,输入/输出/通过三大接口俱全啊)。

iRig MIDI上手:

文章开始前可以先看看我拍的上手视频(iOS设备观看地址):

iRig MIDI个头不大,大概就比Apple官方的USB接口转接器长一点(如图3),由于使用了塑料外壳所以也很轻,拿在手里几乎感觉不到重量。移动设备强调的就是移动性,能轻一点就轻一点最好。


图3:iRig MIDI与iPad Camera Connection Kit个头对比


图4:iRig MIDI的小辫子线

iRig MIDI一头直接插入到iOS设备的30针接口上,另外一头则甩出三根小辫子(如图4),分别是MIDI输入、MIDI输出和MIDI通过(MIDI Thru)接口(如图5)。可能有些朋友对MIDI Thru这种接口不太了解,它其实就是将MIDI输入接口的信号再转发出来,因为当初还没有电脑这种神器,大家制作音乐都是用一堆通过MIDI线串起来的硬件合成器、硬件鼓机、硬件音序器。当你将一个MIDI信号输入到某个硬件合成器之后,还想同时演奏另外一台合成器的话,就必须要有MIDI Thru接口,否则你的MIDI信号很可能进去之后就出不来了。


图5:MIDI输入、MIDI输出和MIDI通过(MIDI Thru)接口

值得注意的是,iRig MIDI插入iPad或iPhone后,二者的机身并未完全贴合,而是留有较大的距离(如图6)。我觉得这是故意为之,好为了给保护套留出空间,这样你不必将iPad或iPhone从保护套中取出,就可以连接iRig MIDI。不过在使用过程中,你一定要用手拿iPhone或iPad,而不要用手去拿iRig MIDI,否则可能导致松动。反正演出过程中不要太high就是了。


图6:插紧后还留有一定空隙

由于MIDI接口的头儿太大了,要把iPhone的配件尽量做得小一点,没法把MIDI接口直接做上去,于是iRig MIDI使用了延长线这个主意,包装里有两根线,可以插到任何两个接口上来用。但如果你很变态的需要同时用到三个接口,那就只能再单独购买一根线了。其实有了这根线,更方便你直接去连接硬件设备,而免去再使用自己的MIDI线来连接了。我也相信现在想找MIDI线已经很困难了,因为用的人实在是少,所以iRig MIDI这个延长线的办法还是不错的。

其实iRig MIDI的侧面还有一个microUSB接口(如图7),它无法传输数据,而只是为了能给iOS设备充电。将这个microUSB接口连接到电脑,或是iOS设备标准的USB充电器上,都可以直接充电。


图7:microUSB接口专门用于充电

其实IK Multimedia还可以多走一步,既然有了这个USB接口,那么可以设计成将其插到电脑上,就被电脑识别成为一个标准的MIDI接口。然后等于你的电脑可以跟iOS设备,以及MIDI接口所连接到的硬件设备之间双向传输MIDI信息了。不过这样做肯定要求iRig MIDI增加更多的电路板,一来无法做到这么小,二来也会增加很多成本了。

另外其实有一个比较现实的改进方向,就是在iRig MIDI侧边再开一个口,装上标准的USB接口,这样你手里的几乎所有USB接口的MIDI键盘控制器都可以直接连接到iOS设备了(尽管目前Apple只开放允许iPad使用USB接口)。虽然iRig MIDI强调的是MIDI连接,但很讽刺的是现在我们大量使用的MIDI设备都已经不再使用MIDI接口来传输MIDI信息了,而只有USB接口,比如M-Audio的Keystation Mini 32键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iRig MIDI能直接集成一个USB接口,那就可以通杀所有新一代和老一代的MIDI设备了。

最后的这两条意见,就寄希望于未来可能出现的iRig MIDI第二代吧。

用iOS设备去演奏硬件合成器(iOS设备观看地址):

用传统MIDI键盘和打击垫演奏iOS里的合成器应用(iOS设备观看地址):

跟Line 6 MIDI Mobilizer II的对比:


图8:iRig MIDI与MIDI Mobilizer的对比

前面提到过Line 6的MIDI Mobilizer(如图8),它的第一代不支持CoreMIDI,第二代从硬件外观上看不出区别,但内部已可支持CoreMIDI。但它跟iRig MIDI还是很多细节欠考虑。首先它没有iRig MIDI的MIDI Thru接口,只有输入和输出两个接口。

另外一个最致命的是,它没有iRig MIDI的独立microUSB输出,由于连接MIDI Mobilizer II就必须占用iOS设备的30针接口,意味你就没法为设备充电了。如果你的iOS设备快没电了,你只能把 MIDI Mobilizer II拔下来,等充点电进去了之后再继续工作。iRig MIDI就可以做到边工作边充电,让你安心使用。

优点:

  • 支持iPad/iPhone/iPod touch上的大多数音乐和控制应用(只要它们支持CoreMIDI即可)
  • 小巧方便携带,附赠的MIDI线也够长
  • 除了MIDI输入和输出接口,更是配备了MIDI通过接口
  • 可在使用的同时给iOS设备充电,防止演出中没电

缺点:

  • 只赠送了2根MIDI线,要同时使用MIDI输入/输出和通过接口,要单独买一根专用MIDI线(不过这种需求很小就是)
  • 如果能再集成一个标准USB接口的话就更好了,这样可以直接连接USB键盘控制器
  • 为什么没有纯白色版本,插在白色的iPad和iPhone上不够“优雅”啊。。。

文章出处 http://www.midifan.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共有 4 条评论